首页

艾丝女

时间:2025-05-29 01:57:01 作者:大数据“指尖诉讼”,让司法温度更润心 浏览量:50455

  中新网郑州5月28日电(张钰惠)大数据“指尖诉讼”体系、诉讼服务文化街、普法小剧场……27日,“网络普法看河南”媒体团走进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郑州自贸区法院”),探索其用法律结合创意,让普法打破“次元壁”的生动实践。

  郑州自贸区法院一站式自助服务区。中新网 张钰惠 摄

  自助服务 让“写作题”变“填空题”

  媒体团一行来到郑州自贸区法院立案大厅,据法院工作人员介绍,自助服务区上线了起诉状要素式模板自助服务,可以自助生成相关法律文书。

  一位咨询者根据自助设备屏幕上的指引,按照每一步提示,把购买商品的平台、时间、交易金额,还有收到的货物与预期不符等情况,一一填进对应的框里,起诉状的大致内容就出来了。而且,系统还会自动检查格式,确保文书规范。

  在这里,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逐步操作填写信息,即可生成一份完整的起诉状。

  据了解,郑州自贸区法院针对金融贷款、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11类常见多发的民事案件,于今年年初在诉讼服务大厅为当事人提供了E填单自助终端及诉状智能生成终端,为当事人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立案服务,让司法便民真正落到实处。

  在司法改革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应用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的推广,文书撰写从“写作题”简化为“填空题”,一键生成诉状、无纸化立案等便捷服务,让诉讼流程从“线下跑”实现“线上办”的跨越。从智能填单到AI辅助生成,从身份识别到云端协同,信息化手段贯穿立案全链条,既降低群众诉讼成本,又强化司法规范化水平,以科技力量绘就司法为民图景。

  郑州自贸区法院诉讼服务文化街上的调解工作室。中新网 张钰惠 摄

  集约式服务 化解矛盾纠纷

  诉讼服务中心作为法院司法服务的第一道窗口,是群众表达诉求、进行诉讼活动的第一站,更是矛盾纠纷化解的最前沿。

  据介绍,郑州自贸区法院结合辖区列子故里区位特点,深挖列子文化内涵,建设诉讼服务文化街。

  文化街以《列子》八篇中著名典故“愚公移山”等励志精神故事和“疑邻盗斧”“鸥鹭忘机”等与矛盾化解相关的传统故事介绍为视觉引导,打造集先行调解、保全、鉴定、12368热线、信访、执行事务为一体的具有郑州自贸区法院特色的诉讼服务工作,突出展示源头治理、特邀调解、新媒体宣传和机制创新等相关做法,营造浓厚诉服文化氛围。

  此外,郑州自贸区法院干警自编自演的普法小剧场短视频,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法律知识。普法小剧场选取与自贸区企业、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场景,如常见违法行为、诈骗防范等,通过情景短剧的方式演绎纠纷发生过程、法律适用以及解决途径。这种形式打破了常规讲解法律条文的枯燥感,使法律知识更加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

  今年以来,该院顺应AI技术发展浪潮,通过AI生成视频模式开展网络普法宣传,作品通过郑好办服务平台、网站、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用创新手段有效扩大了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三天内登陆两个台风 上海迎来暴雨

北京4月29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29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访华相关问题提问。

【澜湄印象】中国建筑泰籍员工Trin的“中国之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1月11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日本自民党总裁石破茂当日经国会众参两院首相指名选举当选日本第103任首相,有记者就此询问中方有何评论。

中国驻德使馆启用临时领保电话

位于肥西县铭传乡大潜山的刘铭传墓园,顺山势而建,规模宏大。在葱郁的松树与花草之间拾级而上,便来到刘铭传墓前。上香、鞠躬、宣读祭文、绕墓冢一周……整个祭拜活动十分庄重。

护林员马海波:期望更多野生动物奔跑在山林

在他的主导下,浙江于2004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2005年,浙江省委建立省领导联系高校和定期为高校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并持续至今。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丨千年瓷都的新时代

王瑞华:青花瓷,也称白地蓝花瓷,属釉下彩瓷。其以钴矿为原料,在坯体上绘制装饰纹样,然后施以透明釉,经1300℃高温烧制,釉面清爽透亮,被称之为“青花”。

相关资讯
东西问·中外对话|欧盟加税,德国车企却不想被“保护”

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与相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通过共签文件、共建机制、联合督办、共发典型案例、开展同堂培训等多种方式,共同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2022年4月,最高检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会签《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制定17条具体举措,共同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体系;与国家知识产权局、最高法等联合制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衔接的意见》,提升知识产权鉴定质量和公信力;与最高法、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等共同举办多期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疑难复杂问题同堂培训,推动统一执法司法理念和标准;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评选和建设工作,2022年以来连续两年联合表扬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与市场监管总局共同进行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评选,推动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机制。针对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强、技术事实认定难问题,充分借助外脑智库,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等沟通联系,完善专业辅助办案制度,通过专家咨询论证、聘请技术调查官和特邀检察官助理辅助办案等,提升技术事实认定的中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为检察办案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地方检察机关也积极深化与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吉林、江西、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20多个省份检察机关均与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等会签知识产权工作协议,加大协同保护力度。江苏、安徽等地检察机关联合法院、公安机关等就办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以及具体罪名案件会签证据指引,明确办案要求。广东检察机关与15家单位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运用社会信用管理手段惩治侵犯知识产权严重失信行为。

热门资讯